(本试剂仅用于科研、实验、技术支持,不直接用于临床诊断) 【简介】 用于全自动法测定血清果糖胺含量。 果糖胺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在葡萄糖非酶糖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,反映1-3周内的血糖水平,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。 【测定方法】 改良NBT比色法 【测定原理】 血清果糖胺在碱性条件下与硝基四氮唑蓝生成紫红色化合物,其颜色深浅与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成正比,比较后可求得果糖胺含量。 【试剂盒组成】 | 规 格 | 组 份 | 浓 度 | 试剂 | 液体双试剂 试剂I: 试剂II=3:1 | 碳酸钠缓冲液、硝基四氮唑蓝 | 适量 | GSP校准品 | 冻干1ml | 果糖胺、稳定剂 | 见标签 | GSP质控品 | 冻干1ml | 果糖胺、稳定剂 | 见标签 |
【样本要求】 血清或血浆标本均应不溶血。建议采用肝素抗凝血浆样本。样本采集后,应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。样本置于2~8℃可稳定14天,室温可稳定3天。 【测定步骤】 1.本试剂为液体双试剂,可直接使用。 2.测定参数:波长:546nm;光径:10mm;温度:37℃。 3.测定方法: 加入物 | 测定管(U) | 标准管(S) | 空白管(B) | R1 (μl) | 225 | 225 | 225 | 标本 (μl) | 15 | - | - | 标准液(μl) | - | 15 | - | 蒸馏水(μl) | - | - | 15 | 混匀,置37℃孵育3-5分钟 | R2(μl) | 75 | 75 | 75 | 混匀,置37℃延滞4分钟,读取各管吸光度A1,反应1min,读取各管吸光度A2,计算ΔA=A2-A1 |
4.上机参数: 程序: | 速率法 | | | | | 主波长: | 546nm | 血清+R1孵育时间: | 3-5min | 标本 | 15μl | 辅助波长: | 660nm | 血清+R1+R2延滞时间: | 4min | R1 | 225μl | 反应温度: | 37℃ | 读数时间 | 1min | R2 | 75μl |
5.计算: 糖化果糖胺含量(mmol/L) = [(A标本-A空白)/ (A校准-A空白)] × 校准值 【性能指标】 1、 空白吸光度 ≤ 0.100; 2、 线性范围0-6.0mmol/L; 3、 批内/分析内精密度 CV≤5%;批间相对极差 ≤7%; 4、 准确性 相对偏差不超过±10%。 5、 抗干扰性 血清胆红素<720umol/L、TG<12mmol/L、血红蛋白<1.5g/L时,对测定无显著影响。 6、方法对照 本试剂盒检测方法与Johnson RN等文献法进行相关性比较试验,结果如下:Y=0.9908X+0.0423,r=0.9934,n=30,Y为本法试剂,X为文献法。 【注意事项】 1、试剂变混浊或空白吸光度值>0.100时,将不能使用,应弃去; 2、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; 3、试剂与样本量可根据需要按比例调节; 4、请勿用嘴直接吸取试剂,避免接触皮肤、眼睛及粘膜,一旦接触,应即用水冲洗污染部位; 5、使用配套的校准品校准,校准周期为30天,更换试剂批号时需要重新校准。建议使用正常值和病理值生化质控血清进行室内质控,测定的控制值应在确定的限制范围内,若控制值失控,实验室应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。 6、当标本浓度超过检测范围时,应用生理盐水稀释标本后再进行检测,标本值为测定值乘以稀释倍数。 【参考范围】 正常人血清 1.15-2.15mmol/L 建议各实验室制定自己的参考范围。 【储存条件与有效期】 未开封的试剂在2-8℃避光条件下可稳定14个月,置37℃水浴至少可稳定7天。 试剂开封后,存放在分析仪试剂仓中(2-8℃)的试剂在30天内性质稳定。 【参考文献】 1、Negoro H, etal, Amer J Med 1988, 85:360 2、Rosenthal M. A. etal, Clin chem, 1988, 34:360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