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试剂仅用于科研、实验、技术支持,不直接用于临床诊断) 【简介】 用于全自动法测定人体血清等标本中镁离子含量。 血清镁升高:见于肾脏疾病、内分泌疾病、多发性骨髓瘤、严重脱水症等。 血清镁降低:见于慢性腹泻、吸收不良综合症、慢性肾炎综合症、甲状腺机能亢进症、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、糖尿病酸中毒、醛固酮增多症、以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者等。 【测定方法】 偶氮胂III比色法。 【测定原理】 在弱碱性缓冲液中,血清镁与偶氮胂III显色剂作用生成蓝紫色配合物,其颜色深浅与血清镁含量成正比,与同样处理的标准进行比较,可求得血清镁含量。 【试剂盒组成】 | 规 格 | 组 份 | 浓 度 | 试剂 | 液体单一 | 偶氮胂III、缓冲液 | 适量 | 镁校准品 | 液体 | Mg2+ | 0.823mmol/L |
【样本要求】 样本为空腹血清、血浆(肝素抗凝,0.1mg肝素可抗凝1.0ml血液)。样本在2-8℃可稳定7天,-20℃可稳定6个月。 【测定步骤】 1.工作液配制:试剂为即用式,无需配制。 2.测定参数:波长:640nm;光径:1.0cm;温度:37℃。 3.测定方法: 加入物 | 空白管 | 校准管 | 测定管 | 单一试剂 | 300 | 300 | 300 | 蒸馏水(uL) | 5 | - | - | 校准液(uL) | - | 5 | - | 样本(uL) | - | - | 5 | 混匀,置37℃反应3-5分钟,水校零,读取各管吸光度A。 |
4.上机参数: 温 度 | 37℃ | 血清+试剂反应时间 | 180秒 | 样本量 | 5uL | 主 波 长 | 640nm | 试剂 | 300uL | 副 波 长 | |
5.计算: Mg含量 (mmol/L) = [(A标本-A空白)/ (A校准-A空白)] × 校准值 【性能指标】 1、 空白吸光度 ≤ 0.800; 2、 线性范围 0-2.0mmol/L; 3、 批内/分析内精密度 CV≤4%;批间相对极差 ≤7%; 4、 准确性 相对偏差不超过±10%。 5、 抗干扰性 血清胆红素<258μmol/L、TG<10.0mmol/L、血红蛋白<5.0g/L时,对测定无显著影响。 【注意事项】 1、试剂变混浊或空白吸光度值>0.800时,将不能使用,应弃去; 2、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; 3、试剂与样本量可根据需要按比例调节; 4、请勿用嘴直接吸取试剂,避免接触皮肤、眼睛及粘膜,一旦接触,应即用水冲洗污染部位; 5、使用配套的校准品校准,校准周期为30天,更换试剂批号时需要重新校准。建议使用正常值和病理值生化质控血清进行室内质控,测定的控制值应在确定的限制范围内,若控制值失控,实验室应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。 【参考范围】 0.70-1.12mmol/L 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范围。 【储存条件与有效期】 未开封的试剂在2-8℃避光条件下可稳定12个月,置37℃水浴至少可稳定7天。 试剂开封后,存放在分析仪试剂仓中(2-8℃)的试剂在30天内性质稳定。 【参考文献】 1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,东南大学出版社,1997年第二版:189 2、临床化学常用项目自动分析法,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1年第一版:237
|